征兆一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被公眾關注的焦點和企業本身無關,而是一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在聚光燈下被公眾質疑和討論。
征兆二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只會“Copy to Company(復制到公司)”,從商業模式到產品設計你全部抄襲了個遍,卻沒有做任何超越性的東西。
征兆三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一夜之間看不清行業和市場了,世界變化太快,過去流行的突然就不流行了,而你和市場不再合拍了。
征兆四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不停地在做否定之否定之否定,頻繁更換高層,走了一茬又一茬;戰略轉了個彎又轉了個彎,一直猶豫未定。
征兆五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進入了更年期,人浮于事,相互內耗:只有小我,沒有大我;欺上瞞下:當面一套,背后一套;反應遲鈍:事不關已,高高掛起。
征兆六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陷入了一連串的“不得不為之”的投資收購,這種賭注式的出擊,不是為了企業發展,而是為了保持投資者和銀行的信心。
征兆七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一直在嘲笑別人的好創新,而你的員工活在沾沾自喜的自戀環境中,把創新掛在嘴邊,卻從來不做破壞性創新,偏好維持性創新。
征兆八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開始拆東墻補西墻,十個籮筐九個蓋。
征兆九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只有好消息,沒有壞消息,殊不知最好的企業最重要的事是要及時把最壞的信息傳遞給你。
征兆十:突然發現你的企業步子邁得太大,規模越來越大,增速越來越快,名片上的頭銜越來越多,而這都是因為在不相關的領域的盲目多元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