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,長城汽車逆勢上揚,在乘用車板塊的銷量同比上漲2.77%;銷量起伏不定的吉利汽車,未能延續3月的增長勢頭,在4月同比大幅下滑19%。曾經的“自主一哥”——長安汽車,已經跌出了乘聯會統計的銷量前十榜單。
4月,長城汽車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,在乘用車板塊的銷量達70739輛,同比上漲2.77%。銷量起伏不定的吉利汽車,未能延續3月的增長勢頭,在4月同比大幅下滑19%。曾經的“自主一哥”——長安汽車,已經跌出了乘聯會統計的銷量前十榜單,這也讓我們不能獲知其在4月的銷量數據;而且從長安汽車公布的數據來看,其自身似乎也不愿意透露相關的銷量信息。
此外,上汽乘用車的銷量下滑幅度有所減緩,4月的銷量為56605輛,同比下滑9.13%;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為206618輛,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5.36%。為了進一步扭轉銷量下滑勢頭,上汽集團在4月27日宣布發放30億元紅包,加大榮威、名爵的優惠力度,“以最給力、最直接的方式刺激車市”。
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長城4月同比上漲2.5%
在國內車市整體遇冷的環境下,長城汽車依舊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。據長城汽車發布的數據顯示,4月,長城汽車共銷售新車83838輛,同比增長2.5%;前4個月,累計銷量達367680輛,較去年同期增長8.65%,完成其2019年120萬輛銷量目標的31%。
分業務板塊來看,哈弗品牌的表現最為搶眼,全系車型在4月的銷量達到58444輛,同比增長6.16%。“國民神車”哈弗H6共銷售28045輛,累計71個月SUV市場銷量第一。哈弗H6的出色表現也帶領其他車型共同進步。哈弗M6憑借高性價比的優勢,單月銷量再次破萬,4月共銷售10004輛,同比勁增147.56%。
車市“黑馬”——哈弗F7,已經穩定地為哈弗品牌貢獻著銷量增長點。數據顯示,哈弗F7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,在4月的銷量為10140輛。此外,長城皮卡繼續維護著自身在該細分市場的“王者地位”,在4月累計銷售13099輛新車。面對中國皮卡乘用化時代,長城皮卡還在2019上海車展上推出了基于全新平臺的高端皮卡產品——長城炮。
作為長城汽車發力海外市場的關鍵之年,長城汽車2019年在海外市場的開拓已顯露成效。4月份,長城汽車共出口新車6459輛,同比勁增35.64%。作為第一批走出過國門的中國汽車企業,長城汽車從1998年便實現了汽車產品的出口,目前出口國家涵蓋俄羅斯、澳大利亞、南非等60余個國家和地區。在2019上海車展上,長城汽車還與來自全球主要市場的30家合作伙伴完成簽約。
在“走出去”的過程中,長城汽車始終秉持一個原則:不僅要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,更要在對外合作中實現彼此共贏。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,受邀參加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自豪地表示,“研發層面我們現在有七個國家十大技術中心的布局,分別從事不同類別技術的研究。我們現在在海外有五個KD工廠,另外我們還在俄羅斯圖拉建立了一個具備四大工藝的整車工廠”。他還一步透露,“下一步借助‘一帶一路’逐步的完善,我們將進一步規劃未來更有潛力的市場,像印度、非洲,南美這些國家。”
銷量、股價齊震蕩 吉利4月同比大跌19%
與長城穩步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,吉利汽車在今年前4個月的銷量起伏不定,3月剛剛恢復增長勢頭,到4月又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。官方數據顯示,4月,吉利汽車的銷量(含領克品牌汽車銷量)為103908輛,環比下滑17%,同比下滑19%;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為470496輛,同比下降9%,約完成其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31%。
具體到車型,吉利汽車旗下的老牌產品——遠景X3、遠景S1和博瑞,沒有出現在4月的銷量公告上。不過,我們卻能清楚地看到吉利的新能源和MPV新產品序列,在4月貢獻了不錯的銷量增量。其中,吉利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8120輛,首款MPV車型嘉際銷量為4036輛。
為了扭轉銷量下滑,吉利汽車在五一期間推出了促銷方案。針對旗下部分車型,吉利品牌推出億元“惠民換新”紅包;在市場終端價格基礎之上,還對內部員工以及親友推出了旗下三大品牌全系車型的優惠促銷,優惠2000-3000元不等。
與銷量走勢同步,吉利汽車近來在港股的表現同樣震蕩。4月以來,吉利汽車(00175.HK)的股價一路攀升,在4月18日,曾一度沖到每股19.14港元。隨后開始下跌,截至10日收盤,吉利汽車的股價已跌至每股13.78港元,市值大幅縮水至1251.87億港元。
巧合的是,在股價位于高位的4月16日、17日,吉利汽車的高管們集體套現。據了解,4月16日,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、CEO安聰慧減持1070萬股;4月16日、4月17日,執行董事兼副主席李東輝分別減持222.4萬股、137.6萬股;4月16日、4月17日,執行董事魏梅分別減持267萬股、150萬股;4月17日,執行董事兼副主席楊健減持847.5萬股;4月17日、4月23日,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桂生悅分別300萬股、80萬股。對此,吉利方面回應稱,屬于“期權到期的行權”。
主動進行結構性調整 長安4月跌出前十榜單
相比之下,記者已經無法獲知長安汽車的銷量數據。上周五(5月10日),乘聯會發布的4月銷量數據中,長安汽車已經從銷量前十的榜單中“消失”。而據長安汽車公布的成績單顯示,“1-4月,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的累計銷量為441359輛”。
分車型來看,長安乘用車品牌旗下熱門車型——CS75、CS55、CS35、逸動系列,在前4個月的累計銷量分別為49308輛、42010輛、52795輛、37020輛。此外,長安還公布了新能源系列產品,在1-4月的累計銷量為10525輛。綜合各種公開的銷量數據,記者很難統計出長安品牌汽車、乘用車在4月的銷量,以及旗下各個車型的銷量。
雖然算不出具體的數字,但可以肯定的是,長安汽車的銷量正出現大幅滑坡。面對銷量的困局,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,“長安在過去三年里主動進行結構性調整,包括產品和產能的結構調整。微車市場迅速從原來的幾百萬,到現在大概20萬,正是結構調整帶來了銷量減少。而產品結構變好了,產品的平均售價就提升了”。
傳統業務進行大幅調整的同時,長安汽車還在轟轟烈烈地開展“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”。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坦言,“我們的效率可能不夠高,但還是會堅持這個方向,因為未來產業發展將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,也就是我們發布的“北斗天樞計劃”和“香格里拉計劃”這兩大戰略”。
(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 記者王躍躍)